◎蘋果日報 健康醫療◎
滿月前後的嬰兒常沒有原因大哭,每天同一時間點持續至少2個鐘頭,
若嬰兒大哭不是因為飢餓、尿布濕等因素,也沒有食慾變差、嘔吐、血便等症狀,
可能就是腸絞痛,平均每5至15個嬰兒就有1人會發生。而腸絞痛多半在嬰兒3個月大後就會消失。

喝母奶較不易腸絞痛!
因為奶粉中的奶蛋白可能會使得嬰兒腸道不適應,加重腸絞痛的症狀。
但有些母乳寶寶也會有腸絞痛的症狀,可能是因為母親的飲食中含有可能引起過敏的成份,
只要母親停止攝取這些食物即可。

腸絞痛是因為嬰兒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,造成嬰兒腸道蠕動不規則,
所以嬰兒對輕微的腹脹或較激烈的蠕動,會以哭鬧作為反應,然後因大哭又導致體內脹氣而更不舒服。
罹患腸絞痛的嬰兒三大特徵:每天同一時間點聲嘶力竭大哭,多半在傍晚4點到8點或午夜零時前後;一星期至少出現3次,持續約3星期以上;
除了腹部有點鼓脹,經檢查後沒有任何異常,這時可以在嬰兒大哭時間點前做2次腹部按摩,可舒緩寶寶的腸絞痛,以降低大哭頻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koo0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